第七十九章 倾城来信(2 / 2)
们改日再聊。”
&esp;&esp;言毕,桓常根本不看青衫士子一眼,而后就带着柳三刀以及莫道离去。
&esp;&esp;直到三人离开醉仙楼,酒客们这才感觉压力顿去,忍不住长长舒了一口气。
&esp;&esp;至于那名青衫士子,却感觉身体都有些虚脱,若非蓝衫士子眼疾手快,恐怕已经站立不稳摔倒在地。
&esp;&esp;“公子,那人如此可恶,为何不将其治罪?”
&esp;&esp;柳三刀跟在桓常身边,有些愤愤不平的说道。
&esp;&esp;说到底,柳三刀还是江湖客,处理恩怨的手段非常直接,既然对方诋毁自己等人,自然要让对方付出代价。
&esp;&esp;桓常尚且没有答话,莫道却率先达到:“公子已经说过,士子不能因言获罪,而且那人也只是发发牢骚,若是公子与其计较,反而显得度量不够。”
&esp;&esp;桓常微微颔首,也没有再多说什么,不过心中多少有些阴郁。
&esp;&esp;饶是如此,桓常仍旧坚持带着两人四处游走,接触不同阶层之人,探听他们对于新法的态度。
&esp;&esp;整整探查了一天时间,桓常脸色越发不好看起来。
&esp;&esp;按照桓常所想,新法能够给百姓带来足够好处,纵然贵族们纷纷反对,普通百姓应该鼎力支持才对。
&esp;&esp;可是探查结果,却不尽人意。
&esp;&esp;固然有不少百姓希望新法能够实施下去,可是绝大多数百姓却对桓常没有信心,根本不认为新法能够真正推广。
&esp;&esp;还有不少百姓觉得桓常杀戮太盛,对于上将军颇有微词。
&esp;&esp;不得不说,宋国历代风气影响了百姓们的思维。
&esp;&esp;宋国以仁治国,以前就算罪犯被差役捉拿,量刑也是非常轻,死刑更是极其少见。
&esp;&esp;可是桓常无论征讨盗匪还是对付李氏,造成的杀戮都不在少数,这不由让许多百姓感到惶恐。
&esp;&esp;百姓们对于桓常颇有微词,自然对于桓常所颁布的新法,也有了芥蒂之心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夜晚,桓常独自待在军营中,遥望着璀璨的星空,嘴角露出了苦涩的笑容。
&esp;&esp;“我,终究还是想得太简单了。”
&esp;&esp;这个时候,桓常忽然感到非常疲惫,居然开始向往以前纵横江湖的岁月。
&esp;&esp;“公子,公子,这里有一封你的来信!”
&esp;&esp;就在桓常独自惆怅的时候,忽然听见了柳三刀的声音。
&esp;&esp;桓常接过书信,看见信封上面的落款,阴郁的情绪顿时一扫而空,高兴的说道:“倾城兄终于给我来信了!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