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五百八十六章 道城寻人又遇命案(2 / 3)

加入书签

怕别人拖累或者害了自己,杨璟也就没有向他们打听消息。

&esp;&esp;这样的人即便知道宗云等人的消息,也不会透露给杨璟,若强行逼问,难免有些欺压之嫌,反正迟早要排查,杨璟也就没有为了节省这些时间,而去欺负这些落单的道人。

&esp;&esp;离开了郎陵古城之后,杨璟等人抵达道城之时,天色已经晏了,这道城主街还是比较热闹的,只不过路上都是蒙古人和北人居多,少见南边来的客商和行脚旅人。

&esp;&esp;这道国本来就是个弹丸小国,后来被楚国给兼并了,道国的后裔以道为姓,称之为道氏,流传到现在,也不知还有没有后裔在道城里头。

&esp;&esp;不过道国的遗迹是没有了的,经历了这千百年,沧海桑田,早已被抹灭,只剩下一个苍白空洞的名字,证明着那段历史曾经存在过。

&esp;&esp;此时华灯初上,饭馆酒楼虽然低矮,但也热闹非凡,挂着红灯笼的野窑子四处都是,路上不断有蒙古人和北人醉醺醺地从窑子里头出来,嘴里嘀嘀咕咕,不多时就醉倒在小巷子里头,猫儿那么大的老鼠,便钻出来吃他的呕吐物,甚至还啃那些醉汉的脚。

&esp;&esp;见得如此,杨璟心里难免有些失落,就这么个破地方,宗云这种道门贵公子,只怕宁可当山大王,也不愿住这里的。

&esp;&esp;虽说如此,但已经天黑了,杨璟等人也只能在这里暂时打尖儿歇脚,总不能风餐露宿。

&esp;&esp;道城也就中心主街两侧热闹,其他地方都是漆黑一片,吃饭的玩耍的,也都集中在这个商业区加娱乐区,没有其他的选择。

&esp;&esp;杨璟不是个高调的人,此行也不容高调,便在街尾处挑了一家小客栈,掌柜的是个老头子,带着一个黑瘦的老姑娘,地段不好,也没什么客人,不过地方倒是干净又安静。

&esp;&esp;见得杨璟一行五人走进来,老头子倒是热情,那黑瘦的老姑娘却一副臭脸。

&esp;&esp;杨璟是来住店的,又不是相亲,这老姑娘脸色难所谓,给了老头儿一串大钱,让他帮忙置办一桌干净些的酒菜,众人也就各自回房洗洗风尘。

&esp;&esp;反正店里头也没人,杨璟几个干脆让老头儿将饭菜都摆在大堂里头吃,那老头儿想多点一盏灯,让那黑瘦的老姑娘偷偷骂了一顿。

&esp;&esp;杨璟多眼,见得这老姑娘也就二十五六,不过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,确实是黄金剩斗士了。

&esp;&esp;似乎察觉到了杨璟的眸光,那老姑娘瞪了杨璟一眼,也就钻进屋子里,不再出来。

&esp;&esp;杨璟终究没有死心,见得这老头儿好说话,便让他上桌吃饭,老头儿自是懂规矩的人,杨璟一身贵气,一脸的威严,必定是手握权柄的人,他哪里敢造次。

&esp;&esp;杨璟见得他战战兢兢,也不好勉强,便让他将置办饭菜的零头留下,那老头儿自是欢喜,杨璟便趁机向他打听道城里头是否有道士团伙。

&esp;&esp;老头儿听得杨璟如此问,脸色顿时难,似乎很为难,不过罗道宁和甘露师太都是道人装束,他迟疑了一番,也就压低声音道。

&esp;&esp;“几位想必是玄门中的道长吧,实不相瞒,早几日确实有几个道人来这镇子采买,不过好像出了一桩命案,跑了几个,剩下一个受了伤,让人抓到巡检铺里头去了”

&esp;&esp;这道城属于朗山县,充其量就是个镇子,县衙自然是在朗山县城,可道城又不是寻常村子,于是衙门就在道城设置了个巡检铺子。

&esp;&esp;这巡检铺子本来只是县衙的胥吏在押班坐镇,不过老头儿说了,那县丞与知县不对付,所以让知县赶到了道城来。

&esp;&esp;这县丞也气不过,抓了道人之后,没有往县衙里头送,而是私设公堂,当众审案,众人也是难得热闹,这几日可没少折腾。

&esp;&esp;不过这命案却也离奇,这县丞一时半会儿办不下来,又不能送回县衙,如此可就折了面子,所以就了赏格,但凡有情报线索或者目击了命案的,都可以到巡检铺去报官领赏。

&esp;&esp;杨璟听完也有些跃跃欲试,这蔡州虽然已经被蒙古人占领,有蒙古精兵把守要塞,但内6的这些小县小镇的,通常都是由汉人官吏来管理,地方军务则交给一个蒙古的甲主负责。

&esp;&esp;这个甲主的权柄自然比知县都还要大,手里捏着兵权,甚至掌握着生杀大权,但底下这些政务,还是交给知县等官吏来打点,毕竟汉人管理汉人,还是比较安稳的。

&esp;&esp;杨璟听了这个消息,心里也有些振奋,此处距离大朗山已经不算太远,大朗山周围也没有什么大型的补给点,如果宗云等人真的藏在大朗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