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章(1 / 3)
&esp;&esp;只要周瑜答应这两点,他不仅可以教人造纸,还可以帮忙培训一批雕版工,让江左的士子们也能尽快拥有印刷本!
&esp;&esp;曹冲这个灵感来自于他祖父,过去他祖父搞慈善,搞得各地都是以他名字命名的教学楼。可要是让周瑜搞个“曹冲楼”“曹冲纸”之类的,不仅不好听,周瑜还未必会愿意!
&esp;&esp;所以,只能借刘协封的邓侯来使一使了。
&esp;&esp;这年头谁都没称帝,名义上大伙都还是汉臣,他不大不小也是个汉侯,要求在专利上署个封号名怎么了?
&esp;&esp;周瑜听完曹冲的要求,看向曹冲的眼神越发幽邃。
&esp;&esp;这小子果然不是个普通的纨绔子弟,他精明得很。
&esp;&esp;这就是要在江左打下邓侯的烙印,还不出人不出力,只出个新纸造法!
&esp;&esp;至于雕版印刷,看过《伤寒杂病论》便大致知道该如何操作,叫人摸索摸索自然就可以直接上手。
&esp;&esp;曹冲见周瑜定定地看向自己,有点怕自己定力不足,把持不住做了赔本买卖。他一脸坚定地说:“要是周将军不答应这两个条件,那我就不去教了,左右对我来说也没什么实际的好处。我教了,回去后说不准还要挨骂!”
&esp;&esp;周瑜笑了。
&esp;&esp;他本就长得好看,一笑起来更是皎若明月,叫人感觉满室生辉。
&esp;&esp;“好,我答应你。”周瑜说道。
&esp;&esp;不过是个半大小子,给他点好名声又何妨,说不准回头他们曹家兄弟之间还能为此生出嫌隙来。曹操野心勃勃地打下偌大基业,曹家诸子但凡出几个随爹的,注定是要兄弟阋墙!
&esp;&esp;两人各怀心思,最后却是达成了一致。
&esp;&esp;曹冲叫满陵去取了纸来,对周瑜说道:“口说无凭,我们白纸黑字拟好契约,签字按手印。我会把它好生藏好,往后周将军若食言了,自有后人来评说!”
&esp;&esp;周瑜说道:“既然亲口答应了,瑜怎么会食言?”
&esp;&esp;这时候的契约大多立在竹简与帛书上,白纸黑字这个说法倒是新鲜。周瑜耐心地坐在旁边,等着满陵把纸取来。
&esp;&esp;江左也是有纸的,只是纸价贵得很,前几天曹冲写家书费了不少纸,麋竺又叫人囤了些。这会儿曹冲要用,满陵直接去外头取了进来,还顺便给曹冲备好笔墨。
&esp;&esp;曹冲早有腹稿,提笔就写。
&esp;&esp;周瑜在旁看着曹冲落笔,只觉这小孩字写得不错,成文也快,落笔几乎没有停顿。
&esp;&esp;才思这般敏捷,果然不负神童之名。
&esp;&esp;曹冲写好一张契书,递给周瑜过目,自己着手写第二张,一式两份,分别保存,不需要见证人!
&esp;&esp;周瑜看完整份契书,没发现什么问题。
&esp;&esp;第二份契书很快写完,曹冲见周瑜对他拟的契书没异议,当即率先在上面签下名字,又用满陵备好的朱砂摁下自己的手印。
&esp;&esp;周瑜也照着曹冲的做法签名摁手印。
&esp;&esp;曹冲眼睛熠熠发亮。
&esp;&esp;拿到了,周瑜签名!
&esp;&esp;时候已经不早了,等墨汁干透便周瑜起身归去。
&esp;&esp;曹冲起身送周瑜离开,十分仔细地把契书收好。
&esp;&esp;曹冲舒舒服服地睡觉去。
&esp;&esp;曹冲这边睡得香甜,曹操那边却是头疾犯了,直至夜深都没睡着。
&esp;&esp;他仰头喝了碗药,心里想着儿子失踪的事,这些天他派人找遍了襄阳都没找着儿子的踪迹,心里憋着一股火,再加上头疼得很,越发想逮着对曹冲下手的人亲手杀了泄泄愤。
&esp;&esp;曹操正想着要怎么弄死对方才痛快,就听外面传来二儿子曹丕的声音:“父亲,江陵那边有仓舒的消息了!”
&esp;&esp;曹操听到这话,立刻让人开门把曹丕放进来。
&esp;&esp;曹丕也是彻夜未眠,一直想着那日不该把曹冲管得太严,至少要把赵云留给他。
&esp;&esp;曹冲那脾气他是知道的,犟起来谁说都不听,胆子还特别大。
&esp;&esp;这不,生起闷气来就敢一个人往城外跑,现在好几天生不见人死不见尸!
&esp;&esp;刚才曹丕睡不着在外头踱步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