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身为太子,便要担起储君应有的重任。 &esp;&esp;邳州郡守贪污渎职,闹出这么大的乱子,朝廷定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镇压民乱。永嘉帝毫不犹豫地派出了最精锐骁勇的荥阳军。 &esp;&esp;按着朝廷惯例,武将领兵打仗,军中要有督军的文官。永嘉帝派太子亲往,一来是让太子熟悉军务,二来也有为太子积累名望的用意。 &esp;&esp;领兵打仗的荥阳">
阅读历史 |

第二百六十三章 民乱(1 / 2)

加入书签

&esp;&esp;身为太子,便要担起储君应有的重任。

&esp;&esp;邳州郡守贪污渎职,闹出这么大的乱子,朝廷定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镇压民乱。永嘉帝毫不犹豫地派出了最精锐骁勇的荥阳军。

&esp;&esp;按着朝廷惯例,武将领兵打仗,军中要有督军的文官。永嘉帝派太子亲往,一来是让太子熟悉军务,二来也有为太子积累名望的用意。

&esp;&esp;领兵打仗的荥阳王,是太子的亲岳父。有岳父照拂着,太子总不会出什么事。

&esp;&esp;这些事,陆明玉一想便知:“父皇这么安排,都是为了你着想考虑。”

&esp;&esp;是啊!

&esp;&esp;李景目中闪过一丝唏嘘,低声道:“我以前总觉得父皇偏袒大哥,对我冷冷淡淡。其实,父皇再偏心,也不是不疼爱我这个儿子。”

&esp;&esp;“自父皇下圣旨立我为太子后,便一心为我谋算。每日亲自教导指点我政务,此次随军出征,也是为了补齐我的短板。”

&esp;&esp;李景自少读书,聪慧过人。论才学,众皇子谁也不及他。不过,论身手论兵法,李景又不及大皇子了,比起李昊,也有所不及。

&esp;&esp;此次随荥阳军出征,熟悉军务,学习如何行军打仗,养一养太子的声望,可谓是一举数得。

&esp;&esp;陆明玉抬头,亲了亲李景的嘴角:“我能照顾好自己,府中诸事,有六弟盯着。你放心去吧!”

&esp;&esp;李景回过神来,将陆明玉搂进怀中,大手落在陆明玉隆起的肚子上,温柔地抚摸了片刻:“好,我一定早日平安回来。”

&esp;&esp;陆明玉想了想,低声叮嘱道:“打仗的事,有我爹,有大姐夫和二哥。你别急着冲在前,多听多看多学一学。”

&esp;&esp;这话听着有些窝囊,实则是至理名言。

&esp;&esp;李景前世在战场上待了几个月,也打过几场胜仗。不过,和真正的武将相比,还是差得远。

&esp;&esp;李景舒展眉头,低笑了起来:“小玉,你是在担心我么?”

&esp;&esp;陆明玉笑着白了他一眼:“尽说这些没意思的废话。你是我丈夫,我能不担心你的安危吗?”

&esp;&esp;李景被骂得浑身舒泰,将陆明玉搂得更紧了些。

&esp;&esp;陆明玉将头贴在李景的胸膛,低声道:“保重自己,平安归来。”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领兵打仗这等事,对荥阳王陆临来说,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寻常。

&esp;&esp;接了圣旨之后,陆临便迅速整军。

&esp;&esp;荥阳军原本有五万人,去年打了一场大仗后,死伤了不少。又招募了许多新兵,如今共有六万士兵。

&esp;&esp;这些新兵操练了一年多,也该领到战场上见见血了。精兵就是在战场上一仗仗地磨炼出来的。

&esp;&esp;陆非在出征前,赶回陆府,和沈澜依依惜别。

&esp;&esp;沈澜心中不舍,面上却未流露,笑着说道:“我在府中样样都好,你不必为我忧心。记得早日打了胜仗,早点回来。”

&esp;&esp;陆非嗯了一声,将耳朵贴在妻子隆起的肚子上,听了许久。

&esp;&esp;邳州离京城数百里,大军开拔,一来一回就得半个月。如果顺利的话,一个月就能回来。若是民乱闹得厉害,就不好说得多久了。

&esp;&esp;说不定,连孩子出世都赶不上。

&esp;&esp;从嫁给他的那一天起,她就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。嫁了武将,就不可能朝夕相伴日日厮守。

&esp;&esp;沈澜鼻子微微泛酸,忍着眼泪,送别了丈夫。

&esp;&esp;待陆非走后,沈澜眼里的泪水才流下。

&esp;&esp;没哭多久,丫鬟便来禀报:“启禀二少奶奶,沈侍郎夫人来了。”

&esp;&esp;沈侍郎夫人,正是沈澜的亲娘。

&esp;&esp;大军未动,粮草先行。

&esp;&esp;身为户部侍郎的沈侍郎在户部官衙里住了几天都没回家了。沈夫人忧心怀胎六个月的女儿,特意登门来安抚女儿。

&esp;&esp;沈澜脸上还没干,眼睛红红的,沈夫人看在眼里,没有不心疼的道理。

&esp;&esp;“当日你坚持要嫁给陆非,我便告诉过你。辛苦的日子在以后。”沈夫人叹道:“荥阳军是大魏最精锐的军队,打仗是常事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