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八百六十八章 蜀中变化(2 / 2)

加入书签

么发展都不可能取得好结果。

&esp;&esp;再穷不能穷教育,这是后世的口号,放在这个时代中简直就是个笑话。没有足够的地盘、没有充足的钱财,李荩忱用什么去发展教育?所以他必须要抓紧赚钱。

&esp;&esp;这也是为什么李荩忱冲到襄阳之后就不得不停住脚步,并不是因为粮食不够了,这只是一个小问题,如果李荩忱想要解决的话并不是没有途径,要知道巴蜀今年秋收的粮食,李荩忱可没有怎么征集,主要都在民间消化掉了。

&esp;&esp;这主要还是因为李荩忱考虑到巴蜀的民众刚刚经历去年的战乱,再加上还有很多是刚刚从山上下来的巴人,所以李荩忱并没有打算在第一年就收重税,一来是为了给这些百姓一些好印象,二来也是为了让他们在经历了颠沛流离之后能够有些积蓄。

&esp;&esp;华夏百姓最是安土重迁,只要家中有了足够积蓄,一般都会选择安心留在这里,最终生儿育女、繁衍生息,这也是华夏民族能够不断地对外扩展、不断的挣扎求生、不断的同化外族的根本所在。他们就像是沙漠之中的胡杨,只要能够找到立足之地,就能在这里扎根千年。

&esp;&esp;强大的文化自信心和包容性、强大的吃苦耐劳和繁衍生息能力,最终让华夏民族没有淹没在滚滚的时代大潮之中,反而不断的扩张、不断的将一片片荒芜改造为良田屋舍。

&esp;&esp;这也是最让李荩忱钦佩的地方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