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一六三三章 皆我族类(2 / 2)

加入书签

火劫掠之地必然缺少粮食以及日常吃穿用度,若是朝廷能够及时补足,自然能够收拢民心,同时能够降低柴米油盐之价,让百姓知晓王师之仁义,不外乎此。”商部尚书唐正良站出来说道,打破了朝堂上的安静。

&esp;&esp;众臣同时瞥过来。

&esp;&esp;这话说的确实有道理。

&esp;&esp;什么大义名分,对百姓自然是没有啥用的,真正能够收拢民心的,还是这些柴米油盐的东西,不能活下去,大义有什么用?

&esp;&esp;不过大家也不得不吐槽一句,虽然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,但是现在直接这么说出来,的确是让人觉得有些俗啊。

&esp;&esp;可是作为商部尚书的唐正良,满身铜臭味大家早就已经习惯了。

&esp;&esp;“此言不假。”李荩忱沉声说道。

&esp;&esp;箪食壶浆以迎王师,能够让王师的士气大振,反过来,王师箪食壶浆以安慰百姓,自然也能够让百姓振作,并且对大汉充满好感。

&esp;&esp;只要有好感又能吃得饱肚子,那么大汉之后的政策推行就会顺理成章了,这些人自然而然也就会变成大汉之民。

&esp;&esp;“现在建康府内外,又有那么多财货么?”李荩忱紧接着问道。

&esp;&esp;用财货收买人心固然最直接最可行,但是古往今来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却很难做到,就是因为白手起家的枭雄人物,谁不是穷的兜里空荡荡?

&esp;&esp;所以能够动刀子的,还是动刀子吧。

&esp;&esp;李荩忱当然也担心这个问题。

&esp;&esp;大汉现在的国库可不充裕,哪里有那么多财货让自己这么挥霍?

&esp;&esp;“这个陛下放心。”唐正良微微一笑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