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六三八章 丢掉的要拿回来(2 / 2)
既然许下的肯定就会做到,更何况现在陛下连宇文赟都没有杀,甚至北周曾经的英国公宇文忻还在西北军中主持对吐谷浑的作战,所以尉迟炽繁不用担心自己这个族群存亡的问题。
&esp;&esp;现在正是国家在废墟之上百废待兴的时候,任何一个愿意归从于大汉的民族,陛下都会一视同仁。更不要说鲜卑族在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很好的汉化,除了在姓氏上可能还和汉人稍微有些区别之外,也没有哪个地方能够看出来他们和汉人不一样了,又何必担心大汉不能接纳他们呢?
&esp;&esp;尉迟炽繁总算是露出一抹笑容,实际上对于她这种长在深闺之中的女子来说,华夷之辨很是陌生,与其说尉迟炽繁在担心鲜卑族的命运,倒不如说是在担心尉迟家族的命运,或者说是尉迟迥的命运。
&esp;&esp;而李荩忱看着尉迟炽繁脸上的笑容,心中却是暗暗叹息一声。
&esp;&esp;尉迟迥可是出了名的硬骨头,到时候他真的会向大汉低头么?
&esp;&esp;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&esp;&esp;宇文宪不出意料的称帝了。
&esp;&esp;在大汉新元四年三月十五,北周齐王宇文宪称帝于邺城,年号大定,至此,维持了九年的北周宇文赟大象年号告一段落,实际上早在汉军攻破长安、生擒宇文赟之后,齐王宇文宪治下的州府都已经更习惯于用齐王多少多少年来称呼,只不过在官方上既然宇文宪还是奉宇文赟为皇帝、喊得口号也从原来的清君侧变成了救皇帝,所以官方上的年号还是以宇文赟的大象为主。
&esp;&esp;在这之前,宇文宪也不好流露出来太多想要把宇文赟取而代之的意图。不过在宇文宪登基之后,自然就要尽快抹平宇文赟这一支北周正统的存在感。
&esp;&esp;因为一来宇文赟当初毕竟是站在宇文宪的对立面的,所以宇文宪如果继续让宇文赟在国内保持极高的存在感的话,那肯定要封赏宇文赟的旧臣。
&esp;&esp;当初宇文赟的旧臣虽然多数都已经没于长安之乱,还有一部分已经投降了李荩忱,但是跑过来投靠宇文宪的也不是没有。
↑返回顶部↑